民族学研究应关重视大现实问题(思潮之思)

点击数:288 | 发布时间:2025-06-04 | 来源:www.congnue.com

    2019考研交流群 698992132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为大伙收拾的“民族学研究应关重视大现实问题(思潮之思)”的有关信息,期望对大伙有帮助!

    后现代主义民族学产生于民族学者对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之间文化权力关系或文化政治问题的深思。这类学者对西方传统民族学研究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提出质疑,觉得民族学者没办法对异文化进行所谓客观的描述。他们试图经过对西方学者关于非西方文化的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志描述进行重新评论和第三剖析,获得对文化表述本质的深层认识。不能否认,这一学术思潮有积极的一面,即认识到西方传统民族学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和缺点,尤其是其质疑所有、解构所有的特征,反映出西方民族学进步面临困境。

    对于国内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民族学用于剖析国内社会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做法,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思和批判。

    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看,后现代主义民族学虽然对西方传统民族学研究的认识论和办法论提出批评,但仍未走出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人为对立起来的困境。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分属不同国家,研究者一直把研究对象当作相对于西方文化的“他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国内民族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境内少数民族,56个民族都身处同一个国家,各民族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盲目套用后现代主义,无疑会人为地将研究者自己与研究对象割裂开,并产生距离感。这不符合国内各民族构成中华民族一同体的实质,不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从国内与西方国家的进步阶段看,后现代主义民族学产生时,西方社会大都走过了300多年的现代化经历,已经常见达成现代化到20世纪后期,西方社会好像正在进入“后现代”社会。与之相比,国内仍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这一进程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推进。同时,国内幅员辽阔、自然禀赋分布不均,进步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长期存在,部分东部区域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而其他区域还处于工业化前期或中期。盲目追逐所谓的学术时尚,将后现代主义民族学理论和办法嫁接于国内,难免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状况,其成就也然成为“四不像”。

    从理论进步看,后现代主义民族学的产生和兴起,在非常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的理论和范式很难完整讲解和说明社会现实。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理论自己存在缺点,其次也是因为客观现实的改变,尤其是二战后很多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独立、获得进步,使西方传统民族学理论大大落后于实践,因而后现代主义民族学应运而生。然而,后现代主义民族学质疑所有、解构所有的特征,使其很难得出确切的、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而且,后现代主义民族学的成长土壤即所谓“后现代”社会,迄今还只不过一些模糊的影子,到底是不是存在仍不了解。基础不牢致使后现代主义民族学进步后继乏力。可见,后现代主义民族学只能解构,却不可以建构。假如用这种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剖析中国,结果只能是解构现代化、去现代化。

    目前,国内正处于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点历史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的明确,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在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怎么样推进民族区域达成跨越式进步、同全国一道各方面建成小康社会,怎么样增强中华民族一同体意识、进一步推进民族大团结和国父母治久安,怎么样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等等,这类重大现实问题都迫切需要国内民族学作出回答。这也将给民族学理论革新和学术兴盛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国内民族学者应把握这一历史机会,防止盲目追随所谓的国际学术时尚,而是努力构建新年代中国特点民族学,进而引领国际学术时尚。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收拾的“民族学研究应关重视大现实问题(思潮之思)”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9考研全年集训营、复试1v1、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还会依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

    有关阅读:

    南京招揽人才 研究生可先落户后就业

    19考研读研投资大?这类专业回报率高

    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差别在哪儿?

    读研就能找到好工作?寄考研换就业最后可能一场空

    教育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教育部下发公告部署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精华推荐:

    考试前冲分营

    VIP1对1课程

    考研容易见到问题

    各大院校历年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指南

    各大院校招简|目录|书目

    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

    2018考研大纲

    考研历年库

    专科生考研备考指南

    跨专业考研热点专业解析

    推免攻略|推免课程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